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编审唐洲雁同志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邓小平文选〉的内在逻辑和历史发展》,最终成果是20多万字的学术专著《邓小平理论的内在逻辑与历史发展》,由山西人民出版社于1999年6月出版。邓小平理论是一个科学的体系,这是人们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经常谈到的一个重要问题。要正确理解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离不开这一问题;要正确理解它的基本观点之间的相互联系,也离不开这一问题;要正确理解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发展关系,理解它同时代与实践的关系,更是离不开这一重要问题。本项目把邓小平理论的内在逻辑和历史发展结合起来研究,从发展中去寻找联系,从历史中去研究逻辑。
一、从马克思到邓小平,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经历了不断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发展。 马克思曾经指出,在人类认识史上,存在着两条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发展道路,其中第一条道路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它揭示了理论思维的来源;第二条道路是理性认识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它揭示了理论思维自身的辩证发展过程。第二条道路是在第一条道路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无数个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纵向上升,便构成了理论思维从抽象到具体的横向发展。根据马克思的这一观点,如果我们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预测看作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历史起点的话,那么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则是这一认识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是反映了不同时代特点的两种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理论思维,它们在不断从实践到理论、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历史发展基础上,经历了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发展过程。换言之,从马克思到邓小平,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间经历了列宁、毛泽东等人的不断深化,形成了各不相同的个体形态。它们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下经历了无数次从实践到理论的飞跃,在不同的实践基础上经历了无数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并由此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不断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发展。这是一个理论思维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类认识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更是一个客观实践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三者之间体现了逻辑学、认识论和辩证法的科学统一。正是在经历了这样一个不断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发展过程之后,人们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已经深刻得多了,具体得多了,全面得多了。
二、邓小平理论诞生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之中。 从马克思到列宁,再到毛泽东,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经历了不断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发展,这些都是可供邓小平同志总结的思想资料。然而更深刻的总结,则是来自于当代中国的基本实际,来自于新时期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具体说来,邓小平理论乃是孕育于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不懈探索之中,开始形成于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转折时期,并在改革开放全面展开和不断深化的具体实践中,逐步形成基本的轮廓,完善科学的体系。与这种理论发展的逻辑线索相呼应的,是20年来改革开放的具体历史进程。逻辑的线索清楚地表现在历史的发展之中。在这一逻辑与历史的共同发展过程中,有交叉,也有重复,有曲折,也有迂回,但更多的是互相依赖、互相促进,共同表现了逻辑与历史的科学统一。邓小平同志在创立这一理论的过程中,始终走在实践的最前头,走在历史的最前头,每当历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他的思考也就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他的每一篇著作都是对历史和实践的总结,每一个思想都有其由来和发展。正因为遵循了历史,逻辑也就变得十分的清晰,这便是逻辑的线索清楚地表现在历史的发展之中,是逻辑与历史统一的光辉典范。
三、邓小平理论在解决当代中国一系列基本问题的具体实际中形成了自己的科学体系。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三者统一的基本观点,要从整体上研究一个理论的科学体系及其逻辑结构,首先就必须研究它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而还必须研究它得以产生的社会实践。邓小平理论诞生于当代中国的具体实践之中,它的形成和发展,是围绕着如何解决和回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而逐步展开的。具体说来,它围绕着什么是毛泽东思想,如何正确对待毛泽东思想的问题,得出了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得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围绕着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得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围绕着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围绕着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的问题,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围绕着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提出了现阶段一系列重大的基本政策。